3D电影之争的幕后:内容是永恒的难题

首页»资讯»正文

  从第一部3D电影《极地特快》到今天的《地心引力》,好莱坞的3D电影已经走过了近9年的历史,在这9年里,有初期的新鲜,有大作的爆发,有坑爹的暗瞎眼。对片商和影院来说,这是一项涨价赚钱的好技术,而那些沉浸在《地心引力》茫茫太空中的观众们则喊道:“让屏幕更大,更亮!”3D,到底还能怎么亮瞎你的眼?

  到底该去哪儿看《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火了!这部以卓越的3D视觉为卖点的太空影片自北美上映以来已经打破了影史10月、影史秋季档开画纪录,影片甚至被认为代表了3D电影的真正未来。

  《地心引力》在国内首映的当日下午1点,UME影院的中国巨幕厅座无虚席,那些专门为了《地心引力》请假而来的上班族们兴奋地等待着影片的开演,他们专门前来的另一个目的是体验RealD和中国巨幕正式合作带来的高亮度放映,长久以来那些昏暗的3D电影实在是让人受够了。

  “选择RealD,说明你看3D电影的第一步走对了”,影片放映结束后,RealD副总裁及亚太区总经理陈永文满面笑容地对我说道,他确实有足够的资本自信。这次使用RealD双机3D系统放映的《地心引力》,影片放映亮度达6FL,而目前国内3D电影普遍亮度仅有4.5FL,这也正是RealD的3D电影系统技术在北美地区占有超过80%市场份额的原因。自从2010年在香港和上海设立办事处,以及去年在北京开设办公室,RealD越来越重视华语电影市场这块大蛋糕。

  对中国观众而言,3D电影早已不是新鲜事,不过该选择看什么样的3D电影,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头雾水。早已有资深影迷把市场上的3D系统研究了个遍,来自上海的影迷谋杀电视机、汽车大师和范克里夫大尉都是标准的技术迷,他们在自制的视频节目《电影公High课》之“《地心引力》观影指南”中专门盘点了市场上的3D放映技术,在节目中,他们推荐了IMAX 3D和RealD的双机放映,专门提醒观众们避开“坑爹1号”的杜比系统和“坑爹100号”的XPand系统。那么,这些不同的3D系统究竟有什么差别?

  这已经是“立体”电影的第8次回归了,不过和之前的小打小闹不一样,这一次,3D电影似乎将要成为影院的主流。

  2004年当第一部IMAX 3D长片《极地特快》诞生时,影片在2000块普通2D银幕上放映,3D IMAX银幕只有75块。然而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获得的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30%,这无疑给热衷于新技术的好莱坞带来一针强心剂,在电视、游戏、网络不断兴起蚕食电影观众的背景下,如何把观众拉回影院可是好莱坞近年来着力最大的事情。

  真正的突破来自于2009年,那年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决定自己5亿美元的大作《阿凡达》采用3D制作。在这部科幻大片在全球获得了巨大成功后,卡梅隆告诉记者,如果当年他拍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就有3D技术,他肯定会用。“但是那时候还没有”,他沮丧地说,“当然我打算拍摄的每一部电影都是3D的。”

  看到3D市场机会的人不仅有片商和导演,那些技术人员也早已踏入这个新领地。两位住在洛杉矶的美国人约瑟.比索图(Joseph Peixoto)和约书亚.格里尔(Joshua Greer)研制、收购了一些成熟的电影3D技术,并于2001年就近在好莱坞明星大本营贝弗利山成立了一家名为RealD的公司,接下来,银行家迈尔克.V.刘易斯(Michael V. Lewis)入股。到了2005年11月,当迪斯尼公司的第一部3D动画电影《四眼天鸡》找到RealD制作了3D版本,并将影片分为2D和3D两个版本放映时,后者每块银幕的平均收益达到了前者的两倍。比索图现在已经离开公司,“迈尔克是个商业嗅觉很敏锐的投资家,他也曾做过制片人”,陈永文说道。

  3D技术在电影市场的普及,最应该感谢的是发展迅猛的数字技术,卡梅隆和同事发展了可以拍摄3D电影的融合摄像系统,它更加便宜,更加小巧。而RealD则发布了一部放在数字放映机前面的数字快门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在两个镜头之间以每秒144次的速度进行切换——这足以用来产生立体感,这一新系统用的是极化的方法,而不是颜色编码。

  但《阿凡达》并没有采用RealD的新技术,而选择了杜比的分色式3D技术,它使用了一个放在放映机里面的专有过滤轮子。轮子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把放映机的灯光过滤成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相应波长。人们戴着的眼镜是一种被动式镜片,呈直线的光束只能以某个特定的角度穿过它们,然后被分为红、绿、蓝三种颜色。使用这套设备的原因很简单——便宜,不需要专用银幕,影院甚至可以在播放普通电影与3D电影之间相互转换。但缺点也很明显——亮度较低,立体效果一般。

  可以说,亮度是3D电影的致命伤,普通2D电影的亮度可达14FL,而常规3D电影的亮度仅有3~4FL,这意味着大多数时候,观众在享受3D立体感的同时,看到的将是昏暗的场景。这样的缺陷将是3D电影的致命伤,而这也正是安装较贵,需要专用金属屏幕RealD的一次机会。采用偏振光分发的RealD系统在电影亮度上要远超使用色分法的杜比技术,对比使用造价昂贵的快门式3D技术更是不在话下。很快,众多影片公司开始和RealD建立合作关系,当彼得。杰克逊决定制作《霍比特人》三部曲,李安决定制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时,他们都选择了RealD作为3D制式的合作伙伴。

  对观众而言,3D意味着新鲜,而对好莱坞片商和影院来说,3D电影意味着票房——虽然制作3D电影成本将会增加15%左右,但数字3D电影的毛收入大约是普通2D电影的3倍。而另一个好处就是,3D电影不怕盗版,想看到正宗的3D电影,你必须走入影院。

  尽管所有人都在尽力证明3D电影并不是一个噱头,但3D电影的普及还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内容。当类似《诸神之战》等一批后期改制为3D的影片上映时,詹姆斯.卡梅隆愤怒且言辞激烈地讽刺这种急促行为。称这样的影片只能算“2.5D”,甚至是“1.8D”。

  卡梅隆的抱怨在华语市场也有回音,面对第一批昏暗不堪的国产3D电影,很多观众发出了“只有字幕是3D”的呼声。3D电影的最初热潮过去,毫无疑问观众会做出更理性的选择,从2011年暑期档开始,北美观众开始更多地选择观看2D版本的影片,2010年至2011年北美3D电影票房收入还是下降了18个百分点,很多人开始讨论3D电影的衰退。

  中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3D的热潮正如日中天,新影院的快速建设几乎都选择安装3D系统,中国的3D屏幕数量几乎占整个世界的1/4.而且中国的观众在面对看电影是选择3D还是2D时,都一边倒地选择了前者。无论是后期转制的《画皮2》还是徐克精心打造的《龙门飞甲》,都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对好莱坞3D电影的特殊引进协议,也使得3D电影成为华语电影市场最明显的一块大蛋糕。

  “很多人说3D衰退了,其实并不是那样,这次《地心引力》的3D票房甚至超过了《阿凡达》,足以证明3D电影依然有很大潜力,关键是需要合适的内容来配合”,陈永文说道。

  如何生产适合3D形式的电影,早已成为制片方思考的重心,无论是《霍比特人》《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还是《地心引力》,都证明了内容和故事上的创新,才是3D电影的未来。

  TIPS 5个你需要注意的电影新技术

  3D、巨幕、全景声、48帧……面对五花八门的新技术和不断提升的票价,作为观众其实只需要知道,到底哪个技术效果最好。

  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目前3D电影在市场上推广的技术品牌主要有4种——IMAX 3D,RealD,杜比3D和XPand,而采用两台放映机进行3D放映的电影,即用2台数字放映机分别模拟人眼的左眼和右眼,立体感强,亮度高,是传统3D技术的跨越式升级。

  采用偏振分光技术的IMAX 3D技术采用双机放映,在拥有专门片源的情况下,是目前效果最好的3D放映系统。但由于数字电影时代的来临,多数数字拷贝无法达到胶片版拷贝的分辨率,所以会导致IMAX 3D影片放大后清晰度和分辨率较普通屏幕显得略微粗糙,而IMAX 3D影片也只支持少数特制的IMAX 3D版本影片,片源较少。

  RealD系统是目前效果最佳的3D电影系统,由于采用特殊的金属屏,影片亮度有显著提升,而偏振分光技术也使得RealD的3D眼镜轻薄、造价低。

  杜比3D采用单机分色技术的光谱立体(INFITEC)方式,由于采用低成本被动式眼镜并适用于白色普通银幕,被国内影院大量采用,但其亮度较低,效果一般。

  XPand主要采用主动快门眼镜技术,虽然对放映设备要求不高,适配性强,但需要观众佩戴沉重的特制眼镜,并且其亮度和效果都比较落后。

  巨幕电影(Huge Screen)指放映银幕比宽银幕电影的银幕更宽、纵向高度也高得多的电影,以及银幕呈环形或穹形等特殊形状的电影。目前市场上主要有IMAX和中国巨幕两个品牌。

  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整套系统包括以IMAX规格摄制的影片拷贝、放映机、音响系统、银幕等。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是目前为止最为震撼的电影放映规格。

  随着IMAX的不断发展,目前新增的IMAX屏幕有日渐缩水的倾向,而IMAX电影需要特制的专用摄影机摄制,真正的IMAX电影数量较为稀少。

  中国巨幕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集研发、制作及应用为一体的电影科技服务性企业,协同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及相关单位共同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影院巨幕系统,它由两台比利时巴可DP2K-32B数字放映机、20米宽12米高的2.4增益金属银幕、使用圆偏振系统和3D眼镜以及线阵列环绕声系统,配合大起坡、宽排距、低视点的座位设计,达到巨幕观影的效果。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近40家影院投入市场运营,在建项目有10余家,中国巨幕只需影片母版加工即可放映,在票价和成本上较IMAX有巨大优势。

  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是由杜比实验室研发,于2012年4月24日发布的全新影院音频平台。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5.1、7.1声道的概念,能够结合影片内容,呈现出动态的声音效果。不同于以往一路音频信号控制影院中一侧音箱发出相同的声音,它可以使一侧的多个音箱逐个发出不同声响,更真实地营造出由远及近的音效;配合顶棚加设音箱,实现声场包围,展现更多声音细节,提升观众的观影感受。截至2012年年末,国内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地已有影厅升级为杜比全景声配置;采用该技术制作的影片,类似《地心引力》也已陆续上映。

  电影从诞生之日开始就采用每秒24帧画面的标准,延续了近百年。但这使得播放高速镜头时画面会出现动态模糊,观看3D电影时更为明显。而当电影的帧数上升到48帧时,画面的流畅度和清晰度都会大幅提升,配合3D技术,将带给观众全新的身临其境感。为了达到48帧效果,彼得。杰克逊《霍比特人》使用了多达48部EPIC数字3D摄影机,这项技术目前争议较大,也仅有《霍比特人》三部曲使用了这项技术。

  4K数字电影是指分辨率为4096×2160的数字电影,即横向有4千个像素点,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数字电影。目前国内大多数数字电影是2K的,分辨率为2048×1080,还有部分数字电影是1.3K(1280×1024)的。真正意义上的4K电影由4K摄像机拍摄,用4K放映机放映。还有的4K电影是由35mm胶片拍摄,再转成4K的数字格式。目前已经在北美地区如火如荼的4K电影,在中国还处于发展初始阶段,普及率还很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kb2b.net/art/1271.html
 推荐视频

我们一起摇太阳

彭昱畅 李庚希 徐帆 高亚麟 刘丹 王迅 宋伊人 刘迅 李晨 杨玏 李建义 李晓川

功夫熊猫4

杰克·布莱克 奥卡菲娜 维奥拉·戴维斯 达斯汀·霍夫曼 布莱恩·克兰斯顿 吴汉章 伊恩·麦柯肖恩 关继威 钱信伊 洛瑞·坦·齐恩 塞斯·罗根 吉米·唐纳森 詹姆士·谢 塞德里克·亚伯勒 艾普尔·洪 塞塞·瓦伦蒂娜 James Murray Vic Chao Audrey Brooke Lincoln Nakamura

默杀

王传君 张钧甯 吴镇宇 王圣迪 蔡明 金士杰 黄明昊 徐娇 阿如那 王成思 柳小海 邢佳栋 李梦 沈浩 程茉 穆梦娇 顾明漪 卓依娜姆 王晓赟子 邓金煌

九龙城寨之围城国语

古天乐 洪金宝 任贤齐 林峯 刘俊谦 黄德斌 伍允龙 胡子彤 张文杰 廖子妤 郭富城 蔡思韵 黄梓乐

逆行人生

徐峥 辛芷蕾 王骁 贾冰 冯兵 丁勇岱 丁嘉丽 陈哈琳 邬家楷 刘美含 黄小蕾 于和伟 马东 梁静 张占义 吴彼 周铁男 王啸宇

逆行人生2024

徐峥 辛芷蕾 王骁 贾冰 冯兵 丁勇岱 丁嘉丽 陈哈琳 邬家楷 刘美含 黄小蕾 于和伟 马东 梁静 张占义 吴彼 周铁男 王啸宇

九龙城寨之围城粤语

古天乐 洪金宝 任贤齐 林峯 刘俊谦 黄德斌 伍允龙 胡子彤 张文杰 廖子妤 郭富城 蔡思韵 黄梓乐

海关战线国语

谢霆锋 张学友 林嘉欣 刘雅瑟 吴镇宇 关智斌 陈家乐 卫诗雅 袁富华 米雪 石修 黄锦燊 杨天宇 龙玥心 黎峻 朱天 刘若宝 丘占辉

九龙城寨之围城

古天乐 洪金宝 任贤齐 林峯 刘俊谦 黄德斌 伍允龙 胡子彤 张文杰 廖子妤 郭富城 蔡思韵 黄梓乐

狗阵

彭于晏 佟丽娅 贾樟柯 周游 胡晓光 王奕权 牛犇 小辛 张译 袁弘 魏晨 赵毅 张建亚 张杨 王砚辉 沙宝亮 尹元章 张立 莫涂弘哲 吴优 答有为 楚布花羯 王乃训 高强 李九霄 梁静 黄米依